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双线推动的积极作用,推进征信服务对经济金融、社会生活和行政司法领域的全覆盖。
永续债是怎么回事? 当然,在目前各国利率被央行人为压低的背景下,恒大不仅喜欢债务期限长(因为今后的利率只会高于现在),而且更偏爱永续债(perpetual bonds)。恒大地产过去这些年发展迅猛,当初面对的融资挑战也不少,比如,到底靠长期债,还是短期债?一般公司应该如何搭配债务的期限?如果你2016年底买了恒大地产的股票,今天你肯定很高兴,因为那时的股价为4.8港币,最近涨到17.4港币,不到7个月翻了2.6倍多。
然后,在2017年之前又一直停留在5港币上下。恒大所作的是典型的在股权、长期债和短期债之间的动态融资策略,根据不同金融市场的变化动态调整公司的融资结构,而不是死板地只有一种融资工具。从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角度看,他们也喜欢这种永续债。但对投资者而言,长期债风险更高,利率回报也必须更高。反过来看,债券的期限越长,还本付息压力就被摊平到更多年份里,短期压力就越小,就越像股权资本。
股价涨了这么多,在这个时候,恒大地产是否该赎回长期债,改为短期债或者靠增发股票融资呢? 恒大地产的故事 恒大地产成立于1997年,正值亚洲金融危机之际。发行公司也有权决定是现在付息还是推迟付息。(五)英镑国际化中的政府角色 英国政府在成功推进英镑国际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由于工业革命开始较早,英国很多老工业部门的设备陈旧,新技术未被充分利用,大量资本投资海外后,国内的技术装备不能得到及时的更新换代。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较低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和贸易合作便利化的主要障碍之一。(四)英镑国际化的金融合作基础 1.国际化带来的英镑优势地位 1694年,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担心日元的国际化将搅乱国内金融政策,持消极态度。
因此,应当充分发挥中央政府的统筹领导优势,考虑将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机构化和常态化,统一协调行使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发改委、国税总局等部门的一带一路有关职能,加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清除人民币使用的法律和金融基础设施障碍,出台鼓励在对外投资和贸易活动中优先使用人民币的政策制度,采取优先融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引导中资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和贸易活动中优先使用人民币。符合标准的欧元区国家开始启用欧元,将本币和欧元汇率固定,从1999年欧元启动到2002年正式流通设置了三年过渡期。
2.贸易和金融计价结算的突破 20世纪20年代,美国大力发展以美元为国际贸易结算单位的贸易承兑汇票,纽约逐步成为与伦敦并驾齐驱的国际金融中心,美元在贸易融资中的使用超过英镑。1880年,英国的国际贸易总额在全球占比约为40%。截止至1999年,德国对外投资中,在欧盟国家的投资额最高,达到1803亿欧元,占德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的44.5%。在美国政府不断要求日本开放市场的情况下,认为日本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应对日元国际化和金融市场自由化问题进行不懈的努力。
(三)优化一带一路投资和贸易合作环境 7.在沿线国家打造源于中国的全球价值链 一带一路涵盖亚非欧地区,65个沿线国家的总人口超过44亿,占世界人口的63%,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经济总量的30%,大多数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自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1913年,全世界35个主要国家所持有的外汇中,英镑占比达到38%,美元比例则不足5%。英国政府建立了先进的金融机构体系,将积累的财富以资本的形式对外投资到各国。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5.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6%。
二战后到70年代末,日本在工业化国家中金融体系管制最为严格。(五)美元国际化中的政府角色 除了历史机遇,美元国际化归因于美国政府的正确战略和长期努力。
美国和德国等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运用新的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本国工业,新兴产业迅速赶超了英国。70年代,日本加大了在海外制造业和商业领域的投资力度。
其中,石油交易是最为重要和频繁的标杆性交易。此外,应当借鉴美国的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Clearing House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 CHIPS),以商业化运营模式,加快完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 CIPS),并通过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China National Advanced Payment System,CNAPS)进行最终清算,提高清算效率,降低清算成本,全面监控人民币跨境交易,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必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保障,让人民币资本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享有应有的便利。一是美国在推行美元战略初期,实施金本位制,美元币值稳定。二是加强日元离岸金融市场建设,初期通过离岸市场隔离和保护国内金融体系。为了应对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日本企业在销售差异性小、国际竞争激烈的出口产品时,不得已选择了美元计价结算。三、日元的历史经验 (一)日元国际化概述 1.日元国际化的昙花一现 日元国际化的最大特点是昙花一现后走向衰落。
英镑的国际化基本结束了之前各国货币各自独立运行的松散状态,标志着全球国际货币体系的最初建立。三是美国金融市场发达完善,在广度、深度、开放程度、基础设施等方面都是世界一流。
1979年,在德国和法国倡议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8个成员国[14]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以德国马克为主,将八国货币汇率彼此固定,共同应对美元浮动。欧元区国家拥有广度、深度和流动性都非常好的金融市场,为欧元迅速发展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和外汇交易货币创造了条件。
因此,可以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民币跨境清算和中国国内清算业务分开处理,完善海外人民币业务清算网络,建立高效的人民币资金清算渠道。为了防范货币风险,欧洲各国主动构建区域性经济和货币合作机制。
1990年,日本股市崩盘,跌幅超过40%。储备货币是指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存款,主要由政府或官方机构作为外汇储备持有。英镑的国际化,归功于以机器代替手工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为英国奠定的坚实政治经济基础,以及英国通过殖民扩张的方式开展的对外贸易、投资和金融合作。(4)克服特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巩固美元在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的核心国际货币地位。
四是取消对居民和非居民资本流动的管制,彻底完成了资本账户开放。以货币互换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加人民币外汇储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市场化运作方式。
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很强的比较优势,能够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易于过渡到人民币和合作国本币共同计价结算的模式,使得消费者在新的购物方式下逐渐形成货币依赖性,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潜力巨大。由于美国资本市场高度开放发达,各国官方外汇储备主要是以美元债券的形式持有,全球私人储备中很大比例也都是美元证券。
意识到紧盯美元和过度依赖美元的高度风险,力图实现日元亚洲化战略。80年代以来,随着资本流动性增强,全球产业转移加速,德国的对外投资快速增长,截止至1999年,德国对外投资达4054亿欧元(1欧元约等于1.9558马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净输出国之一。
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德意志银行员工已经在德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工作过。2.欧元区投资合作奠定了欧元区域化基础 德国对欧盟国家的投资额度始终居首位,促进了欧元区国家经济的高度依赖和相互渗透,奠定了欧元的区域化基础。当前,在一带一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应当以提高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职能、创新发展人民币金融资产品种、建设人民币在岸和离岸金融中心等为重点,加快解决我国金融领域存在的上述短板,稳步推进有管理的资本项目开放。欧元流通后的10年,货币一体化的贸易效应显著,欧元区内部贸易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了对外贸易,分别约为25.66%和21.27%。
(1)坚定推动美元国际化。1984年,日本企业可自由兑换外币和日元。
1999年至2003年期间,日本政府提出亚元设想,但是日本支撑日元国际化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已经不复存在,日元国际化的最佳时机已过,未能实现预期目标。欧洲中央银行是欧洲有史以来最强大的超国家金融机构,成功实现了在欧元区内行使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对外汇率政策的目标。
在不具备条件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则应当积极推行代理行模式,允许和鼓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机构在中资银行的境内或海外机构开立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进行人民币资金的跨境结算和清算,为使用人民币资金支持一带一路投资、贸易和金融合作提供更大便利。欧元的诞生,得益于欧元之父——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